第(1/3)页 陈龙有时候都在怀疑李半城是穿越众的老前辈。 不然怎么会在石油最低价的86年,恰好买入了赫斯基石油公司? 要知道10美元/桶,也是此后40年全球原油的最低价。 老李头仅花了三十多亿港元便完成了对赫斯基的控股。 在90年代,因为石油国战争,爆发了第三次石油危机。 石油价格迅速涨到了36美元/桶,更加夸张的是在2008年涨到了130美元/桶! 老李头不仅在石油生意上大赚了一笔,在新世纪将赫斯基成功上市。 到了2008年,他手中的股份价值已经翻了几十倍,最高时价值200亿美金。 两家有大仇,李家要是如同历史那般做大,嘉宁的日子必定不好过。 所以高明提前一步来到了赫斯基。 为了陈家大业,这位职业经理人是一刻都不得清闲。 他以6亿美金的报价再次拿下了赫斯基70%的股份,剩下的股份繁杂,高明打算慢慢收购。 交易之所以如此胜利,还要感谢几个石油大国的内斗。 彼时,中东石油国秉着薄利多销的想法,打压其它石油国。 其它国家的石油开采成本高,人工费用高,储量还不如中东诸国。 中东土豪们将价格打下来后,诸多国家的石油公司纷纷陷入了入不敷出的状态。 甚至直接导致了依赖石油出口的大鹅经济持续恶化,最终轰然倒塌。 大鹅都撑不住,何况加拿大的第三石油公司。 赫斯基的股东们也发现了国际石油走势不对劲,前几年的日子就开始不好过了,现在每卖出一桶原油还要亏钱。 第(1/3)页